第930章 采访结束,打猎热潮,全国皆知-《重生70年,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记者接踵而来,苏宇写的确实好,但这只是其一,其二是苏宇这个人太具有新闻噱头了。

      一个高中生,一个农民,年纪轻轻,能写出这种水平的作品,说句在忙碌中不忘学习,自强不息,不过分吧?

      而三年后就是大学恢复的时间,这说明上级已经意识到了,高学历给国家带来的帮助了,各行各业都缺人才。

      那为什么不早点大学恢复呢?因为时机不到,国内的环境还不允许,各地还在各种闹腾,不是批这个,就是批哪个,总之如果大学恢复了,可能会被人利用,毕竟大学生最好利用。

      最先游行的一定是学生,仿佛全国上下就他们觉醒了,当然这不是说有什么不好,但一定能引起骚乱,所以环境不允许。

      恢复大学时,一定是国内环境比较安稳时,而不是现在,但并不是说相隔三年,就没人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  有些准备已经开始做了,比如,释放一个信号,一个国家看重人才的信号。

      国家不可能直白的说,娃娃们,复习起来吧,学习起来吧,国家需要你们。

      这种话,先不说有没有用,还不如实打实的,让他们看到,国家对人才的重视。

      苏宇这种地地道道的农民,年纪轻轻,不忘学习,发表文章被人民文学看中并发表,实在是难得。

      这时候国家喜欢树立一个榜样,让大家跟着学习,苏宇这种典型,就是最好的榜样。

      于是县里,市里记者采访过后,苏宇没想到,省里,甚至是全国性的报社都来了。

      这对于苏宇来说是一件大事,但对于这些报社来说,不过是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。

      有新闻话题吗?还是有的,毕竟苏宇一个农民无人教导,也没有人陪他砥砺前行,他是孤独的,他是孤勇的,能坚持下来,并成功了,确实令人钦佩。

      没人怀疑人民文学的对文学创作的欣赏水平,能发表就说明了一切,这说明苏宇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水平了。

      所以这段时间,公社,村支书,一个一个往苏宇家送人,送来的人都是来自各地的报社,期刊记者等。

      “苏宇同志,方便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生活环境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吗?”
    第(1/3)页